head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防震减灾要闻

郑国光赴地质研究所调研

2月15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赴地质研究所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并实地查看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实验室等。

郑国光详细了解实验室的科研方向、科研任务、实验设备性能等情况,并与一线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进行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他还听取了《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构造探察》项目建议。

郑国光指出,地质所历史悠久、科研基础牢固、专业特点明显、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丰富,为我国地震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科技保障。地质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增强科研能力水平,科研成效显著,凝聚了全所科技人员的心血。

郑国光强调,地震科学是年轻科学、发展中的科学,我们对地球内部的状况和地震孕育过程的了解还十分有限,需要不断探索。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根本上离不开科技支撑,地震科技创新一直被中国地震局党组视为“3+1”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整个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新形势下,地震科研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8日在唐山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新理念、新战略与新思想。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新要求。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是中国科学界的第二个春天,为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要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国梦,必须加快创新。地震科研院所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在地震科技创新工作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给党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促进各项新政策落地生根。

郑国光要求,一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打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政治保障。二是中国地震局机关要动员部门内外的力量,围绕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和新形势下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通过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加强政策研究、出台指导意见、筹备召开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等,为科研院所做好服务,激发科研人员的动力和活力,推动新形势下的地震科技工作发展。三是科研院所要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围绕行业发展,集中精兵强将,组建高效团队,遵循“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原则,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以重大科研项目为引领,做好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工作,提升科研院所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更好地支撑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四是将人才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搭建人才成长的公平平台,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团队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保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五是认真分析地震科研院所存在的“短板”,吸取经验教训,实现优势互补,深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曹飒)

相关阅读
foot